精神文明建设
首页 文明动态 志愿服务 道德风尚 政策精神 全民阅读 党建园地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风尚 >> 正文
聚焦抗疫展——铭记!再现惊心动魄生死阻击
  • 来源: 湖北日报
  • 发布: 2020-10-29
  • 查看

10月15日,由中宣部指导,湖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开幕式,在位于湖北武汉的武汉客厅举行。这一专题展览共展出照片1100余张、实物展品1000余件、视频45个、大型场景33处。

结合实物、虚拟声光电手段再现的抢救新冠肺炎患者场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援鄂医疗队和各界人士代表参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展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展会上,结合实物、图片、视频,再现呼啸而过的负压救护车救人场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曾经在方舱医院认真复习的高三女孩的病床、书桌和课本被原样还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雷神山医院建设时间表的展板前,两位建设者代表留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在病毒肆虐的危急关头,湖北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生命为重、救治为先、关口前移,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生死金银潭、抢建“两山”医院、精准科学抗疫……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画面、一帧帧镜头,再现惊心动魄的生死时刻,重温感天动地的瞬间,铭记患难与共的真情。

全息影像,重现ICU紧急抢救

嘀、嘀、嘀……

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机器报警,几名身穿防护服的医生,开展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治。

“千万坚持下,五分钟之内结束,好不好?”医生一边抢救,一边鼓励患者。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医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你活过来了,活过来了!”

展览现场,以“插管小分队”的故事为原型,通过实物和虚拟投影技术,展示了一个全息ICU病房,再现白衣战士生死救援的尖峰时刻。

“太熟悉了,仿佛又回到当时工作的场景。”看到这一幕幕,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曲莲莲,眼眶湿润。

曲莲莲说,从2月3日开始,她连续奋战抗疫一线138天。对于ICU护士来说,气管插管是一项常规操作。但疫情中,每次插管患者口腔会有大量病毒喷出来,“病人情况紧急,容不得我们多犹豫。”

在全息ICU病房上方,一块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着医务人员抢救患者的视频。

“你看,这是我们病房的视频,正在为患者进行纤支镜吸痰。”曲莲莲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穿着防护服、护目镜、面屏,对操作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大家竭尽全力抢救每一名患者,从不放弃。

回望过去,她说:“护卫生命是天职,我们打赢了这场艰难的阻击战。”

“大黄”网红吊车,开进展馆

大型吊车现场作业、施工人员搭建病房、突击队队旗高高飘扬……

展览现场,再现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火神山项目青年突击队队长肖帅,站在吊车前合影。他说,这就是亿万“云监工”眼中的“大黄”网红吊车,“两山”建设者正是操作着这些大型机械,才完成了看似难以完成的施工任务。

在青年突击队队旗下,肖帅久久驻足。

“踏进展厅,我的内心激动又自豪。”肖帅说,“两山”医院建设期间,中建三局2547名青年逆行出战,青年人超过管理团队总人数的六成,为武汉抗疫贡献了青春力量。

肖帅是一名90后。武汉发生后,身在广州的他听到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消息,迅速驱车返汉。

他说,青年突击队采用24小时轮班作业模式,完成了火神山医院项目的风机安装送电工作。项目交付后,他又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医院维保工作。

一路参观,肖帅说,未来青年人的“大考”还会不断出现,实现疫后重振、经济发展,使命一项接着一项,要自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国家之需、人民之盼为己任继续奋斗。

“方舱医院”,还原女孩备考场景

展厅墙上,一张方舱医院内高考女孩复习备考的大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照片下方,摆放了一张床,旁边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复习资料。这是照片中的女孩真实生活场景。

铁架床、电热毯、热水瓶、脸盆、毛巾……展厅内,实物还原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部分场景。

对于观展的医护人员来说,看展也是在回忆经历。“方舱医院”曾是他们直面疫情的地方。

“我看到贵州医护人员在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工作的照片,很惊喜。”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整复外科主任刘辉说,让他想起在武汉的那些日子。

2月4日,刘辉带领着贵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第二天,他们就进入江汉“方舱医院”开展救治患者工作,直至休舱。

刘辉带领队员在武汉“抗疫”44天,共治愈279位患者。他说,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和医护人员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精神分不开。

“抗疫成果来之不易。”刘辉说,这不仅是一次展览,更是对所有抗疫英雄的一种铭记。作为其中一员,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参观者排起长队——为湖北拼过命的英雄们来了

面对生死考验,“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们迅速集结,同心协力抗击疫情。

10月15日,抗疫展上,这些为湖北拼过命的英雄们再次相聚武汉,再忆战斗时光。

广西援鄂医疗队员——来看我的第二故乡

“送别的人群,开道的汉警快骑,大家边笑边哭,和我们撤离那天一模一样。”广西妇幼重症医学科护士高燕萍站在抗疫展“感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板块前,回忆起自己在武汉战斗的日子,笑中又带了泪。

1月27日,高燕萍抵达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在此坚守52天,3月18日撤离。

“那天,路上车辆看见我们都停了下来,好多人下车冲我们招手。”高燕萍指着展板上一张医护人员朝车窗外挥手的照片说,“我也像这样一直挥手,心里很是不舍,但又为武汉正在好起来而开心。”

10月14日,高燕萍到武汉后发了条朋友圈。一位她曾照顾过的患者看见了,立刻邀请她回黄陂,说要带她逛逛。

“我想好好看看这座城市,我的第二故乡。”高燕萍语气中充满期待。

建设者——参建雷神山,此生最骄傲的事

看着展馆内的雷神山医院建设时间表,中建三局雷神山医院建设者王雅林,感慨万千。

“雷神山,这3个字意味着汗水和泪水,一笔一笔写进了我的生命里。”作为现场负责人,王雅林经历项目建设从开工到交付的全过程。

王雅林介绍,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常常忙到凌晨三四点,为节约时间就在车上休息一下。随着建设快速推进,物资供应捉襟见肘,多级指挥作战系统高效运作,紧缺物资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来。

如今,武汉重回烟火气,王雅林感到无比自豪:“参建雷神山,是我此生最骄傲的事。”

志愿者——我的城市,我来守护

站在“药袋哥”丰枫的照片前,叶九思看了好久。

照片中,武汉市江岸区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的身上,挂满了为社区居民代购的药品。

“他至少排了10个小时的队。”叶九思深有同感地说,他挂在身上,我装在大箱子里。

叶九思是重症慢性病患者,疫情初期,定点医院不能进,定点重症药房也较少,社区居民买药困难。

“援鄂医疗队员们不顾危险,支援湖北、支援武汉。我是党员,我的城市,我来守护。”叶九思回忆说。

在援鄂医疗队“真人”展前,他换着角度拍了好几张照片。

“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不惧危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筑起阻挡病毒的钢铁长城。”叶九思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黄璐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