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首页 文明动态 志愿服务 道德风尚 政策精神 全民阅读 党建园地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精神 >> 正文
专家解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发布: 2020-06-01
  • 查看

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新思考新措施

作者:姜大源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展劳动教育。这表明劳动教育已上升至国家人才战略层面的高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意见》提出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当前劳动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培养了70%以上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又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呢?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意见》的新要求赋予了职业院校强化劳动教育的新使命。

其一,在劳动教育内容选择上要“质与量”并重,突出强调劳动精神培养。一要保证劳动教育的“量”,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二要提升劳动教育的“质”,解决职业院校“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实现全覆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缺一不可,将育人要求贯穿于三类劳动中,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发能有机融入学业课程的诸如劳动哲学、劳动社会学等“劳动+”系列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要注重劳动知识、技能学习,更要善于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有机融入劳动知识、技能学习之中,通过系列措施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如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共建相关专业领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发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劳模、工匠网上资源库,特别要将本校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纳入其中,以增强说服力。

其二,在劳动教育资源供给上要“内与外”协同,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根据《意见》,要着力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劳动教育资源体制机制,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教育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性劳动融入其中,以形成劳动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的协同育人劳动教育格局。一是在“内”上要挖潜,除专门实训基地、实训室、模拟工厂或车间、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专业教室等以外,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校园和学生社团、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以及学校各业务处室的管理者和全体教职员工,甚至还可延伸到本校学生的家乡、家庭,都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二是在“外”上要开源,除鼓励合作企业行业接纳更多普通院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还要进一步挖掘校外劳动资源,加大与周边社区、其他职业院校、博物馆、开发区等的协作,建立劳动教育协作体,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更有力保障;与相关专业领域普通学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双边或多边劳动教育联合体,形成相互学习、借鉴、促进的学校劳动教育集群;应用并协助地方政府,以及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建立综合性劳动教育资源中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构建一个优势互补并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劳动教育生态圈。

其三,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上要“知与行”合一,注重劳动素养发展。可采取灵活丰富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对“知”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对劳动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知,尤其是对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把握的好坏,一要在应知方面,通过学生自主开展的知识竞赛、主题辩论、企业调研等多种方式,开展质性评价;二要在应会方面,通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或职业资格笔试与口试,依其获得学历证书同时取得的“1+X”职业技能证书等级的权威性和职业成熟度,进行量化评价。另一方面对“行”的评价,应注重结合诸如疫情灾害等重大国内外事件的大考,对学生的劳动素养,也就是劳动过程中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衡量,除考察常规的基本劳动素养,其应对非常规事件所体现的劳动素养更加可贵,故一可按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技术水平、成功程度和行业影响力,二可按照学生参加重大社会活动作为志愿者行动的自觉性和社会贡献度,三可按照学生参加省部、国家和世界技能大赛的突破,四可参照学生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获得的荣誉,作为劳动素养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

《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另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来说,必定是一个新挑战:强调“质与量”并重的劳动精神培养,建立“内与外”协同的开放共享机制,注重“知与行”合一的劳动素养发展,都需要与之配套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创新,都需要新思考、新措施、新路径。这正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劳动教育新使命。


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作者:黄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清劳动教育的内涵边界,正确理解劳动教育、把握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的关键点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基础。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倡导培养体力、脑力全面发展的人,强调“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开展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培养人才的一贯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为培养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保了党的事业能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面对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党中央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出发,《意见》提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的要求,让学生在劳动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正确理解劳动创造人、创造财富、创造世界,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明确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梦想,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密不可分,学生在劳动中培养道德情感,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锻炼身体,提高审美;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强调手脑并用、知行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但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相比,劳动教育仍是短板,一段时期以来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窄化、泛化、异化等问题。若不科学解决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影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实现,影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当前,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参加三类劳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弘扬积极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品质。从实施方式上看,劳动教育尤其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在出力流汗中成长,这与智育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开展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在讲台上“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简单说教。而是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劳动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感受不同劳动的艰辛,思考不同职业岗位上的人是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要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体系。利用好劳动课和劳动周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应根据各学段特色,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内容,发挥好各类劳动教育内容的育人作用,如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在服务性劳动中强化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在生产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品质。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各类课程、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对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作出整体设计,如中小学语文课中学习歌颂普通劳动者的文章,弘扬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品质;职业院校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渗透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感受平凡岗位的不平凡,增强职业荣誉感;普通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之中,与专业结合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

再其次,要丰富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渠道。劳动教育除了在规定的课时中落实,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开展,整合家庭、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学校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生活自理的同时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主动为家人服务,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当地共青团、妇联、社区等要为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搭建平台,利用好志愿中国、志愿汇等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的机会,引导学生坚持开展服务性劳动,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中不断完善自己。政府部门要调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放劳动实践场所,并为学生开展劳动提供必要指导,让学生能在实际岗位劳动中了解真实的职业劳动,体会各种工作的快乐和辛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GYI2019042阶段研究成果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041408